 |
 |
|
|
 |
|
 |
|
扬州早茶(转帖)
|
|
|
|
红色辣椒 说: 扬州人所谓“早上皮包水”,其实就是吃早茶。扬州茶楼业之兴盛,正如李斗《扬州画舫录》所言:“吾乡茶肆甲于天下,多有以此为业者,出金建造花园,或鬻故家大宅废园为之,楼台亭舍,花木竹石,杯盘匙箸,无不精美。”
茶楼,以茶为本。扬州人爱喝龙井、毛峰、碧螺春,但是本地明前茶绿杨春更是你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不可错过的佳茗。此茶亦名平山贡春,比龙井、毛峰和碧螺春更耐泡可口。
此外,你可到富春茶社或锦春大酒店品尝魁龙珠。魁龙珠,亦名三省茶,它是用浙江的龙井、安徽的魁针,加上扬州珠兰兑制而成。据说,此茶取龙井之味、魁针之色、珠兰之香,以扬子江水泡沏,融苏、浙、皖三省名茶于一壶,浓郁而淳朴,其色清澈,其味芳香,入口柔和,解渴去腻,令人神清气爽,疲劳顿清。头道茶,珠兰香扑鼻;二道茶,龙井味正浓;三道茶,魁针色不减,色香味俱佳。
扬州人请贵宾吃早茶必点大煮干丝,常客定然客气一下:“烫个算啦!”干丝吃法有二:一是煮干丝,二是烫干丝。煮干丝最精细的是乾隆年间的“九丝汤”,在干丝中加以火腿丝、口蘑丝、木耳丝、竹笋丝、银鱼丝、紫菜丝、蛋皮丝和鸡丝,最高档的还要加以海参丝或燕窝丝。烫干丝则是用大白干劈成细丝,用开水烫泡之后装盘,然后佐以姜丝和虾米,浇上酱油和麻油,一经拌和,黄白相间,一碟食毕,齿颊留香,妙不可言。
不过,扬州人喜欢请客品尝高邮界首的陈西楼五香茶干。界首茶干呈扁圆形,色泽酱红,肉细嫩黄,俨然鸡脯,清香可口。清晨起来,三朋四友,一盘茶干,或切成鸡丝,或切成鸡丁,煮而食之,味道更美。相传,乾隆皇帝下江南,路过界首,闻香上岸,品尝了五香茶干,大为赞赏,当即御书“界首茶干”。从此,界首茶干便列为贡品,名扬四方。
扬州茶点最有名的当属蟹黄汤包了。据说,吃这个汤包的步骤很有讲究,先要轻轻地提、慢慢地移,然后要“先开窗、再喝汤”。因为这个蟹黄汤包皮薄、馅多、汁浓,而且一定要趁热吃才特别有味。要吃蟹黄汤包最好是在秋天,因为秋天蟹肥了,才会上市。对于脍炙人口的醉蟹煮蟹,鲜则鲜矣,但牙口不好的老人小孩,却只能望而兴叹。因而,扬州厨师发明了老少咸宜的蟹包,这种包子制作并不复杂,就是馅中放上一些蟹黄或蟹肉罢了。
不游扬州瘦西湖,则空负目;不吃富春五丁包,则空负腹。所谓五丁包即以海参丁、鸡丁、肉丁、冬笋丁、虾仁为馅制作的包子。流行于民间后,考虑到老百姓的消费水平,遂将五丁包改为三丁包,馅心采用鸡丁、肉丁、笋丁并以虾汁鸡汤加调味品烩制而成,味道依然鲜美。
除了“包打天下”,各种蒸饺、烧卖和千层发糕也是扬州著名的点心。
边饮边吃,是饮酒者的习惯,扬州人如是“皮包水”,可以说是破坏茶道。然而扬州人才不管这些,只要满足口腹之欲就行。“百姓日用即为道”,这种哲学在扬州人“早上皮包水”中更是体现无遗,混沌不清、抽象难懂的“道”在这里就是扬州人对待生活的方式与态度。
扬州人要是没有“皮包水”,生活便会变得黯淡无光。自然,到扬州,不吃早茶,等于没有来过扬州。你不妨到扬州茶楼去“小雅”一下,体验在古色古香的氛围里那种所特有的悠闲与自在,也许在品茶中古人饮茶之道所内含的一切才能澄明化。而当疲惫的心真正静下来的时候,也许才真正地明白生活是什么,追求的应是什么。
转 |
|
|
 |
|
|
※ ※ ※ 本文为 红色辣椒 与 落魄人论坛 共同所有,未经允许,请勿转载 ※ ※ ※
|
[楼 主]
|
Posted: 2014-04-01 11:02 |
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