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 |
|
|
 |
|
 |
|
为何用“不三不四” 作贬义
|
|
|
|
红色辣椒 说: 要明白“不三不四”的含义需要了解古人对“三”“四”的特殊感情。
据史料记载,古人认为天为一,地为二,天地相加成三。“三”不仅是一个吉祥数字的概念,而且还作为整体的象征,所以汉字中有三木成“森”,三金成“鑫”,三水成“淼”,三口成“品”等情形。此外宇宙中有三材(天、地、人),天上有三光(日、月、星),帝王中有伏羲、神农、黄帝,文人中有三曹(曹操、曹丕、曹植)、三苏(苏洵、苏轼、苏辙)、三袁(袁宗道、袁中道、袁宏道)等。古歌曲反复咏唱为“三叠”。像“三十而立”,“三思而后行”,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”,“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”等词句也都与“三”有关。取“三”名的事物,含意深远,其味无穷。
至于“四”,古意则多含有周全、称心,取事事(四四)如意之义。西天如来佛身边有“四大金刚”;唐僧取经是师徒四人共同西行,文房四宝为笔墨纸砚;琴棋书画是文人所操四事;真草隶篆为汉字书写四体;四库全书含经、史、子、集;西施、王昭君、貂蝉、杨玉环是古代“四大美女”。有关“四”的事物诸如“四季”、“四方”、“四海”之类真是不胜枚举,魅力无穷。人们把“四”视为吉祥,取“四”名而呼之,成为习俗。
正是由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“三”与“四”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礼赞,所以那些不正派、不正经的人及其言行便被斥为“不三不四”了。
转 |
|
|
 |
|
|
※ ※ ※ 本文为 红色辣椒 与 落魄人论坛 共同所有,未经允许,请勿转载 ※ ※ ※
|
[楼 主]
|
Posted: 2014-06-08 09:54 |
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