» 您尚未 登录   加入 | 社区服务 | 帮助 | 社区 | 无图版


落魄人论坛 -> 情感驿站 -> 沆瀣一气本来是褒义?
 XML   RSS 2.0   WAP 

--> 本页主题: 沆瀣一气本来是褒义? 加为IE收藏 | 收藏主题 | 上一主题 | 下一主题
红色辣椒
4 级别:管理员
头衔:

性别: 保密

功勋:水龙王 11985篇
精华: 0
威望: 11987
财富: 119031 金币
贡献值: 0
在线: 1648(小时)
状态: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
注册时间:2013-05-29
最后登录:2016-09-20
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

沆瀣一气本来是褒义?

红色辣椒 说:
现在咱们形容一些不怎么样的人相交,叫做臭味相投,用一个文雅点的词儿,就叫做“沆(hàng)瀣(xiè)一气”。那么“沆瀣”是什么意思呢?说到这儿,就不得不提起两个人,他们是同姓,都姓崔,一个叫崔沆,一个叫崔瀣,就是因为他俩的一段故事,才有了沆瀣一气这个词儿。
  他们是唐代人。崔沆是唐僖宗年间的官员,官至礼部侍郎,负责贡举。什么是贡举呢?在古代,地方上向皇帝推荐人才,就叫贡举。

  根据宋代的一部典籍《南部新书》所说:“又乾符二年,崔沆放崔瀣,谭者称座主门生,沆瀣一气。”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?乾符,就是唐僖宗的年号。在乾符二年,崔沆在负责贡举选拔的时候,选中了一个叫崔瀣的人。根据唐代的惯例,这负责考试的人,算是考生们的老师,叫做“座师”,也叫座主;而那些考生呢,就是座主的门生。因为这俩人都姓崔,所以当时的人们就开玩笑说,座主、门生这俩人是沆瀣一气。这其中当然有一点讥刺的意思在内——谁知道你们有什么关系?

  但是有的朋友会问了,那如果这俩人一个叫崔甲,一个叫崔乙,是不是也能被人造出“甲乙一气”这样的词来呢?

  答案是不行,因为人们之所以将“沆”“瀣”放到一起,是因为在古时候的确就有“沆瀣”这么个词。

  《楚辞》中有这么一句话:“餐六气而饮沆瀣兮,漱正阳而含朝霞。”这句话直译成今天的语言,就是饱餐六气,以沆瀣为饮料,以正阳漱口,口含朝霞。这里的沆瀣,指的是夜间的“水气”,而正阳呢,是指日中之气。对古代人来说,沆瀣、正阳、朝霞等等,都是天地之气,是可以用来使自己获得能量的东西。

  这么一来大家就会明白,“沆瀣”是一个自古就有的词汇,只不过很巧的是,在唐代出现了崔沆和崔瀣两个人,于是人们借用这个词来形容两人之间的关系而已。

  其实虽然今天“沆瀣一气”是个多用于贬义的词语,但在古代,有不少时候它还是用来形容人们志趣相投,也有褒义的成分。





※ ※ ※ 本文为 红色辣椒 与 落魄人论坛 共同所有,未经允许,请勿转载 ※ ※ ※


[楼 主] | Posted: 2013-09-02 11:15 顶端

落魄人论坛 -> 情感驿站




沪ICP备13021411号-2
Powered by Hoothin and phpwind Code © 2002-9999

苏公网安备 32048202041629号

Total 0.014474(s) query 4, Time now is:05-05 14:27, Gzip enabled

You can contact us